享受职业教育的乐趣
——记广州市蓝天高级技工学校优秀教师黎映
黎映,广州市蓝天高级技工学校计算机与艺术设计系艺术类专业带头人。自2017年9月入职以来,先后获得广东省、广州市举办的各类室内设计技能大赛、微课大赛佳绩,连续多年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
在广州市蓝天高级技工学校计算机与艺术设计系从事室内软装设计教学的黎映老师,总是显得与众不同,这种与众不同反映在她的思维习惯,反映在她的独具匠心。无论是同事还是她的学生,只要与她交流,就会发现她是一个特别喜欢思考的人,可以说,问题意识深深扎根在她的思考中,创新意识则直接体现在她的教学上,二者相互交错、持续推进,重新定义了她的职业教育。
让课堂流动起来
对于技工院校的学生来说,室内软装设计的理论课学习无疑是枯燥的,没有真正的内在动力很难听下去,为此,黎映老师在课改试验中推出了“让学生走上讲台”的课堂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每个学生可以走上讲台,对自己方案中如花艺绿植、窗帘布艺、灯饰灯光等各类设计元素的效果营造和软装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等方面进行讲解和介绍,台下的同学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互动,老师走下讲台,由传授者转变为合作者、聆听者和引领者,学生一下子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于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就有了。
黎映老师说:“我总是在思考如何让我的课堂流动起来,因为设计是人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所以我们的思维一定要流动起来。”就这样在不断的摸索中,她逐渐形成了自己“灵活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教学风格,使枯燥的理论不再枯燥,无趣的学习更加有趣。无论是毕业数年的老职场人,还是刚刚入学的新生,提起黎老师的课都说:“黎老师的课能让我们学到有用的东西,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自我表达。”
黎映老师还针对技工学校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灵活组织教材,将教学内容合理增删、重新组合,使其形成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因到果的教学过程。比如,她在讲解“地中海”这一由独特地理环境而衍生出的蔚蓝色浪漫情怀的室内设计风格时,除了教导学生如何运用空间、色彩、造型来体现地域的风土民情和人文特色外,还特意给学生讲述了一段独具“地中海风情”的“爱琴海”的美丽爱情传说,激发学生更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发散式思维教学,让学生不再拘泥于纯文字性的东西,而是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放飞拓展思维空间,用自己的理解去诠释一种风格。
做一名有执行力的教师
黎映老师不止喜欢思考,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始终在执行。“如果只停留在计划和设想的层面,永远也不可能有突破,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亲自动手实践,教学能力才会得到提升。这种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式,也让我体验到了职业教育带来的乐趣”,她这样说道。
教学之余,她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和各种形式的比赛,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2018年,她在论文《关于软装设计课程的发展与探究》中,凭着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获得广州市教科研成果三等奖;2019年,在广州市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中,获得教师微教学方案设计文本二等奖。同时,由她指导学生设计的《箱式足球游戏桌》《香薰·家居用品》等作品,也先后在广东省、广州市的各类大赛中斩获一、二等奖,她自己更是多次获得“金牌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黎映老师的课自由开放,授课方式也十分新颖,她非常注重我们个性化思维的培养。我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完全是得益于黎映老师的教导有方。”已经毕业并成为东莞市居众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助理设计师的曾智辉,只要一提起黎映老师,就会忍不住内心的激动,对这个影响了自己职业生涯选择的老师大加赞赏。
(综合办公室 龚小萍)